《Searching for Sugar Man (港譯:尋找隱世巨星)》

其實是因為彭浩翔的一篇專欄才決定入場看這電影。

我向來怕看紀錄片 Documentary,而且是音樂類型的(對我來說)地雷率非常高,譬如好多年前人人話好看的《Buena Vista Social Club (港譯:樂滿夏灣拿)》看得我呼呼大睡;還有相當講述 The Rolling Stones 的《Shine A Light》(見相關舊文),老實說就連導演是馬田史高西司也不見得拍得有多好看。

但這齣《Searching for Sugar Man (港譯:尋找隱世巨星)》的確好!!(利申:自費購票,百老匯電影中心看的) 主要是主角本身的故事真的十分戲劇性!編導功夫一流,加上歌的確好聽 (據說 HMV 的 Soundtrack 賣斷市),而且,我覺得主角好像老了的黃子華!(笑) 不過大家有興趣的話,也千萬不要在入場前 Google 有關這部電影的任何事或搜索相關的音樂,否則就會失去了觀看本電影的趣味了。

有關故事內容,彭導的那篇專欄寫得非常好,不含嚴重劇透,所以我都不厭其煩,在此節錄。

「上世紀六十年代末,美國兩名唱片監製因聽從朋友推介,去底特律一間酒吧,尋找一位聽說唱歌不錯的歌手。在煙霧瀰漫小酒吧裏,他們發現了這歌手,當時他正彈着結他,背對觀眾,面向一酒吧角落去演出,客人只能聽其歌聲,卻不見樣子。他一手包辦作曲、填詞、演奏和主唱,歌曲都是描述底特律基層的藍領生活。監製一聽之下驚為天人,並認為這歌手簡直是位音樂詩人,甚至能超越卜戴倫(Bob Dylan)。唱片公司於是把這名叫Sixto Rodriguez的歌手簽下來,並於1970年替他推出首張大碟《Cold Fact》,唱片公司預期他將一舉成名,可是唱片卻乏人問津,銷量大概只有六張左右。公司沒洩氣,一年後再為他推出第二張大碟《Coming From Reality》,但反應同樣欠佳,公司只好跟他解約。自此Rodriguez就消失於公眾視線,其後他的下落眾說紛紜,普遍說法是,他在一次小型演唱會上,因不滿現場安排及音響效果,所以表演結束時,就在樂迷面前吞槍自殺;另一說法是他在舞台上縱火自焚身亡。以搖滾歌手來說,總算死得傳奇。

雖然其唱片在美國無銷路,但有位美國女生因要到南非探望其男友,無意中在行李內帶上了一張Rodriguez的黑膠唱片,結果女生的男友及其朋友聽後大為喜歡,因無法買到,於是只好私下翻錄,於年輕人間流傳。Rodriguez的大膽歌詞和對低下層生活之描述,充滿了社會批判性意味,正好成為了反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的精神象徵。由於地下傳播熱烈,南非政府禁止電台播放Rodriguez的歌曲,但此舉反而更把Rodriguez推上神壇。保守估計,其唱片在南非傳播達五十萬張。他於南非家喻戶曉之程度,更勝披頭四、貓王或滾石樂隊,亦間接催生了新一代的反叛精神,繼而成功推翻了種族隔離政策。

這部電影的導演是南非人,年輕時就是聽Rodriguez音樂長大,他不明白為甚麼如此家喻戶曉之巨星,竟連一點關於他生平的報道也沒有,於是他試圖尋找有關Rodriguez的資料,卻發現原來在美國根本沒多少人知道他。於是導演開始去尋找這位巨星到底是如何去世。而《尋找隱世巨聲》的故事亦由這裏開始……」

廢話不多說,總之希望大家購票入場,素顏天使強烈推薦
Jerk 說...

少少更正, 導演唔係南非人, 係瑞典人, 佢係旅行既時候應到呢個故事, 然後覺得呢個係佢聽過最離奇既故事, 所以決心拍成電影~

Designed by OddThemes | Distributed by Gooyaabi Templates